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14年度发展报告

发布者:郭永锐发布时间:2015-11-23浏览次数:996


  2014年,旅游系紧紧围绕学院的总体工作思路和要求,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教师科研能力提高为支撑,以专业服务社会经济为拓展,精诚团结、齐心协力,渡过了和谐稳定的一年。

一、2014年专业发展概况

1、教学方面

  (1)课堂教学

  过去的一年,旅游系教师尽职尽责,较为圆满地完成了泉山、科文、贾汪三校区10个教学班的教学任务,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受到了校教学督导组的一致好评。殷英梅老师积极参加了学校的微课教学比赛,全系教师也通过这次参赛活动,相互进行了学习交流,促进了自身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由于在教学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旅游系获得了“三育人”工作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2)实践教学

  首先,专业实习方面,在认真筛选实习单位的基础上,组织泉山和科文学院11级100余名学生分赴北京金茂威斯汀饭店、天津航母公园、杭州宋城、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苏州金鸡湖凯宾斯基大酒店等实习单位开展实习工作,学生实习表现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认可,展示了旅游系学生的专业形象。在敬文图书馆召开的实习总结大会上,张烨等32名同学被学院授予了“优秀实习生”的荣誉称号。经过多年努力,旅游系实习工作在全校文科非师范专业实践教学中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获得学校教务处、科文学院领导的高度评价,并被校教务处确定为网络平台管理试点单位。其次,毕业论文工作方面,完成了2015届三个班的毕业论文指导和答辩工作,并安排了2016届毕业班级的毕业论文工作。

2、学科与课程建设方面

  学科建设方面,旅游公共管理二级硕士点不断完善,导师队伍人数持续增加,研究生能力培养不断提升,专业办学层次进一步提升;继续与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推进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5+2建设试点项目,同时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设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3+2建设试点项目,办学空间进一步拓展。

  课程建设方面,继续推进校批重点课程的规范化建设。旅游系所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均开通天空教室网站,相关课件、大纲、作业批改基本做到了网络化、规范化,为下一步申报校重点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科研方面

  科研论文方面,全系教师本年度共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8篇,论文数量较往年较多,人均发表超过1篇。科研立项方面,王坤老师获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陈芸老师获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殷英梅老师获校人文社科科学基金项目和校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各1项。

  学术交流方面,全年度旅游系教师共6人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李海建、谢五届、高军等3位老师还赴澳大利亚、台湾等境外科研机构进行了研修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对开阔教师的学术视野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另外,在学校和学院的支持下,旅游系还邀请了南京师范大学黄震方教授、中山大学孙九霞教授、美国天普大学杨旸博士生导师等国内外名师来学院进行了学术讲座活动,这些活动的举办引起了专业老师的广泛共鸣。

4、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2014年,以“A类博士”的标准引进了南京大学博士生郭永锐,加强了旅游系师资队伍力量。张红霞老师和谢五届老师分别考取了安徽师范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在读攻读博士学位。目前,旅游系16位专业教师中,拥有或攻读博士的人数已达8人,所占比例为50%。

5、社会服务方面

  服务社会经济活动方面,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系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旅游系取得了江苏省旅游培训基地的资格,并承办了2014年的江苏省旅行社经理培训班,为学院的开源工作开启了一条新的途径。旅游管理专业在横向课题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签订横向课题多项,合同费用34万元,到账经费20万元,有力地提升了本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2014年专业发展存在问题

  选取省内的苏州大学和省外的青岛大学作为对比对象,探讨我院旅游专业发展存在的不足和差距。

1、办学水平有待提高

  首先,社会办学资源未被广泛应用。青岛大学和苏州大学两所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数十门课程都能较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酒店、旅行社、景区等灵活多样地为教学所用,而旅游系在开放办学方面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机会少,学生的视野和实践能力受到很大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数据分析与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能力、战略管理能力及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显著不足。

  其次,服务地方和行业的能力不足。苏大和青岛大学专任教师在服务地方方面都发挥了很大的引领示范作用。在横向课题承担和地方旅游培训方面均有重大作用。如青岛大学承担了各类志愿者培训、山东省、青岛市初级导游员资格考试培训及年度培训、山东省、青岛市中高级导游和英、日、韩等语种的导游培训及考核、旅游景区景点、饭店、旅行社等旅游行业管理人员培训等,也是青岛市乃至山东省旅游行业高级人才的培训基地。两所高校的旅游高等教育在地方旅游产品开发方面均能发挥重要作用。我院教师与行业接触的机会少,缺少行业管理经验,致使旅游系在淮海经济区未能发挥本该具有的旅游研究高地作用。

  再次,国际化办学尚未起步。苏州大学有38.5%的教师有出国学习经历,青岛大学出国率更是达到了111%,还在美国和新加坡建有实习基地,比较而言,旅游系在教师境外研修和海外实习基地建设两个方面上均未取得较大突破,国际化办学道路任重道远。

2、学科建设相对落后

  旅游系创办已具有13年的历史,但学科建设尚未取得大的突破,主要表现在:尚无独立的硕士点,尚无省精品课程,尚未列入省和学校的重点建设学科和人才培养模式基地等。苏州大学目前建有旅游管理硕士点,拥有硕士生导师4人,在区域经济学博士点下招收旅游经济学方向的博士生。青岛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荣获的殊荣有:山东省重点学科、山东省特色专业、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山东省成人教育品牌专业。与这两所高校相比,旅游系在学科建设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3、科研层次整体不高

  发表论文虽然较多,但尚没有CSSCI期刊论文,甚至没有北京大学核心期刊的论文。根据,江苏师范大学科研实力在全国的排名,旅游系拖了后腿。2014年度,苏州大学旅游系发表学术论文15篇,其中CSSCI8篇,青岛大学旅游学院发表论文12篇,其中CSSCI5篇。综合来看,旅游系教师发表的论文在数量和质量上与二者相比均存在一定差距。

  近两年在国家级甚至省部级项目方面进展也非常缓慢,已取得的项目以厅局级和校级项目为主,这无疑既限制了专业科研的开展,也不利于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4、师资结构仍需优化

  旅游系高级职称教师占全系的比例为25%,博士(含在读博士)占50%。赴境外研修者3人,占比19%。与省内的苏州大学对比,苏州大学旅游系有专任教师14人,总人数比我系少2人,但其拥有教授1人,副教授5人,高级职称占比达43%,博士化率为80%。对比省外的青岛大学,该校旅游学院共有旅游管理系、国际旅行管理系、饭店管理系三个系,专任教师27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10名,高级职称占比为59%;博士15名,占比为56%,出国学习者达到30人次。可以看出,苏州大学旅游系和我系教师人数相当,表面看来差别不大,但是,我系教师在职称结构和学历层次上与其差距明显,而与青岛大学旅游学院相比,我系与其更不可同日而语,尤其是该校具有国外实践背景或出国研修3个月以上的教师达到了30人次,占比高达111%。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一年,旅游系教师在学历结构上仍将继续提升,而在职称结构和境外研修方面仍将长期处于劣势。

三、2015年专业发展思路

(一)提高教学质量,打造专业教学特色

1、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打造英语特色

  旅游专业的涉外性特点比较明显。继续提高饭店英语、导游英语、景区英语的教学水平,加强学生英语口语训练程度,营造英语自由对话平台。在选修课系列中推出1-2门双语课程,提高双语教学水平。此外,获得境外研修资助的教师要积极联系境外高校,落实出国进修计划,2015年,旅游系将有2-3名教师赴境外研修;同时,有境外进修意愿的教师积极申报下一年度的境外研修指标,扩展教师队伍的国际化视野,提高专业办学的国际化水平。

2、强化教学实践环节,提高开放办学水平

  我国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为地方经济服务,因此,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增强专业的实践训练,是一项实现双赢的策略。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较强的特点,积极利用徐州本地旅游企业资源,采取“走出去”战略,落实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大力邀请业界有丰富经验的旅游管理者走进大学讲堂,实施“请进来”战略,通过案例现身说法式教学强化效果;全面巩固旅游管理专业集中实习模式,在继续抓好国内集中实习的基础上,深入考察、认真学习青岛大学、天津商业大学等学校国际化办学的经验,拟在国外知名旅游企业建立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基地,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同时应制定合理的政策,鼓励专业老师到知名旅游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提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1、提升学历与职称层次

  专业的发展根本上依赖于教师队伍。未来一段时间,旅游系的一项关键工作是师资队伍建设,其中首要任务是提升学历层次。旅游系教师正在或者准备报考攻读博士学位,预计2015年,旅游系将新增1-2人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通过攻读学位,发表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申报较高级别的科研项目,为进一步提升职称层次奠定基础,最终建设一支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态势的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队伍。

2、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旅游管理专业的行业指向性较强的特点,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综合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解决传统培养模式与实践脱节较为严重的问题的关键。当前,应积极提供政策支持,继续鼓励教师到旅游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并考取专业的相关技能证书,以弥补旅游系教师“从学校到学校”行业实践能力缺乏的不足,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促使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有效对接。

(三)提升科研水平

1、定期开展学术沙龙活动

  由于旅游系教师科研水平相对较低,并承担了较多的教学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专业科研项目和科研论文数量少、级别低的现状。这种现状亟需改变,否则不利于专业的发展。拟在广泛征求专业教师意见的基础上,计划每一个月开展一次学术沙龙活动,各位教师就近期的论文撰写、项目申报、学术交流等情况展开深入的探讨,促使各位教师调动自身的积极性,挖掘自身的科研潜能,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2、积极申报纵向科研项目

  在定期开展学术沙龙活动的基础上,科研方面具体还需具体落实到项目申报和论文撰写两个方面。项目申报方面,鼓励符合条件的教师,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社项目、江苏省社科联青年精品、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等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力争有1项获得立项,省部级有1项获得立项,厅局级有1-2项获得立项。目前,陶玉国老师、王坤老师、高军老师、陈芸老师等已在积极准备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材料,李海建老师正在认真筹划申报国家社会科学项目的相关事宜。

3、提升科研论文发表质量

  科研论文的撰写是了解前沿科研动态的一种良好途径。鼓励全系教师积极撰写科研论文,力争发表论文15篇以上,其中在国内CSSCI级别的期刊上至少发表2篇。邀请专业专家学者来校与旅游系教师座谈,传授论文撰写规范、投稿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经验。

(四)加强教研建设与改革

  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邀请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传授经验,指导年轻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各位教师积极探讨研究教育教学方法、交流教学经验、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以此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以科研论文促进教学改革,循环推动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通过发表高水平的科研论文,使教师获得扎实的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调动开展教学改革的热情和兴趣,促使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依托承担课程,积极申报校级、厅级教学研究项目,认真撰写教研论文。在现有校重点课程的基础上,拓宽建设领域,提高建设层次,力争更多的课程建设成为校重点课程,争取在省级重点课程、精品课程方面有所突破。针对旅游专业涉外性较强的特点,继续积极开展双语课程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