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8—7月30日,由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徐州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汉代玺印封泥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徐州市隆重召开。
徐州博物馆馆长李晓军主持开幕式,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韩如海、江苏师大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张文德、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等出席并致辞。来自日本、中国台湾以及大陆的多家高校与考古文博机构的近70名专家学者与会,其中,有封泥玺印研究名家孙慰祖、周晓陆、阿部幸信、刘绍刚、刘瑞等学者。会议分4场进行,与会学者围绕印章、封泥的考古新发现与认识,古代官制、古文字、政区地理及其他相关的研究展开讨论。我院王宁副教授、吕健副教授的研究报告引起了多数专家的关注。他们将科技考古方法引入封泥研究领域,从3D超景深显微观察、扫描电镜、便携式荧光检测等角度展开对封泥原料的分析,取得了初步成果,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认可。复旦大学史地所马孟龙副教授关于汉代龟兹县城的考证、故宫博物院熊长云博士有关“齐三服官”的研究、上海博物馆孙慰祖研究员关于南越、闽越封泥的考释是本次会议的讨论热点。西安美术学院周晓陆教授做大会总结发言,他认为玺印封泥的相关研究借助这次会议的举办,会向着更广阔的领域、更深入的层次发展,将取得更加全面的学术成果。
徐州古称彭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汉高祖刘邦的桑梓故里、肇基之地,也是西汉楚国、东汉彭城国的重要封地,两汉400年间为徐州留下了丰富的汉文化遗存。近年来,徐州汉代墓葬考古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经初步统计,共发掘汉代诸侯王陵墓、列侯和刘氏宗室墓、官吏豪室墓及各类中小型平民墓葬近3000座,其中两汉诸侯王陵墓共发现9处21座,这些墓葬中尤其是高等级的王陵墓葬中先后出土大量的印章、封泥。玺印、封泥是研究中国古代职官制度、地理沿革、印信制度、文字演化等重要的实物资料。本次会议旨在突破传统的玺印、封泥研究格局,进一步开拓相关研究视野,学习并吸纳多学科综合的研究理念和方法,为汉代玺印封泥的相关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开幕式
上海博物馆孙慰祖研究员发言
日本中央大学阿部幸信教授发言
社科院考古所刘瑞研究员发言
复旦大学马孟龙副教授发言
江苏师范大学王宁副教授发言
西安美术学院周晓陆教授做大会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