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3—16日,受韩国书院学会会长金鹤洙教授的邀请,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兰军副教授、肖红兵副教授赴韩国学中央研究院参加第十二届“东亚书院与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wps1.png
开幕式上,韩国书院学会会长金鹤洙教授,韩国国民大学名誉教授、韩国书院学会初代会长郑万祚教授,中国书院学会会长朱汉民教授分别致辞。
wps2.png
本次会议设一场主旨报告、三个分会场六组小组讨论。肖红兵副教授在“王朝政治与书院演变”分会场作“政治书写视阈下朝鲜王朝书院的历史演变——基于《朝鲜王朝实录》的考察”的论文分享。文章认为朝鲜王朝继承高丽王朝晚期尊儒重儒政策,官私书院缘此在宋朝书院文化的影响下获得了极大发展。《朝鲜王朝实录》借助君主和大臣的视角从国家政治叙事层面,自上而下地详细记载了李朝时期书院发展的历史演变概况。一是王朝前期官私社会积极创建各种书院,教诲生徒,朝廷较为积极地为书院颁赐物质和书籍等。二是王朝中期书院过度发展,呈现出书院叠设与赐额滥多现象,产生了所谓的“书院之弊”问题。三是王朝后期地方士人与官员依然积极为名贤建立书院、请赐额号,但朝廷开始提出书院的叠设、叠赐额名的禁令。四是书院赐封额号用字方面,从前期仿效宋朝书院取自山川地名为意,开始较多地增加山川以外具备特殊文化意蕴的字词为额号用字。
wps3.png
兰军副教授在“书院空间与学术文化”分会场作题为“阳明学的乡里传播实践——以永康五峰书院讲会群为中心”的论文汇报。文章认为明正嘉之际,以应典为首的永康士人在传承金华学术之外,赴绍兴拜王阳明为师,将阳明心学融入婺学传统,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五峰阳明学士人社群。经应典﹑程文德﹑程梓﹑卢可久等永康阳明弟子讲学传承,五峰书院逐渐成为浙中最具影响力的阳明学讲论中心。以五峰讲会为基地,阳明心学通过杜维熙﹑陈时芳﹑陈其蒽等人举办的系列乡会﹑祠会﹑家会,实现了向东阳的跨地域传播。以五峰书院为中心,多层次讲会体系的构建,使阳明心学扎根乡里社会,讲学活动绵延至清初。
wps4.png
本次会议围绕“东亚书院与儒学”主题,从王朝政治与书院演变、书院日常与教育、书院空间与学术文化三个分会场展开讨论,中日韩三国学者共提交34篇学术论文,涉及制度史、文献学、思想史、社会学、文学史等多个领域,深入探讨书院文化在东亚地区的传播及发展历程,在当代的转化发展等前沿话题。现场学术交流气氛热烈,思想碰撞异彩纷呈。
一审:兰军;二审:陈翠;三审:鞠长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