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面向21世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广博的历史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够在中等学校从事以历史教学和研究为主,兼及其它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研究,以及部分能够承担文博管理及文物鉴定工作及其它行业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人才规格: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好学上进,善于合作;爱岗敬业,品德良好。
2.具有求真务实的学风以及较强的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比较扎实的教育科学理论素养;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教育研究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能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考试达到一级(含一级)以上水平;能规范流利地使用普通话,普通话测试达到二级乙等(含二级乙等)以上水平。
3.学生应系统地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
4.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成为合格的基础教育师资。
5.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关心和了解国内外史学发展趋势和研究动态,能熟练地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等基本方法,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6.具有健康的体魄,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的审美观和一定的艺术鉴赏力。
二、学制与学习年限
标准学制为4年,允许3-6年内完成学业。
三、学分要求与学位
在规定学习年限内,历史专业学生修满173学分,毕业论文合格后方能毕业。修满总学分及学位课程,平均学分绩点在2.0及以上、外语水平达到学校规定方能取得历史学学士学位。
四、课程设置
本专业总学时为2826学时(其中课堂讲授2701学时,实践教学按实际学时数的一半折算为125学时),共计173学分。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以及实践课程:
1.公共基础课程共10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学语文、文科高等数学、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A、形势政策、军事理论、就业指导。共计771学时,占总学时的27.3%;33学分,占总学分的19.1%。
2.专业基础课程共8门: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历史文献学、考古学概论、历史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史学概论、史学论文写作。共计297学时,占总学时的10.5%;17学分,占总学分的9.8%。
3.专业课程共9门: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共计798学时,占总学时的28.3%;45学分,占总学分的26%。
4.教师教育课程共7门: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文)、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学校德育与班级管理、历史教学论。共计312学时,占总学时的11%;19学分,占总学分的11%。
5.专业选修课程:共分3组,大约选修504学时,占总学时的17.8%;至少修满28学分,占总学分的16.2%。
6.公共选修课程:必须选择一门理工类课程和一门艺术类课程。要求所选择的公共选修课程不低于3门,共计约144学时,占总学时的5.1%;不少于8学分,占总学分的4.6%。
五、实践课程:
共23学分,占总学分的13.3%,其中:
(1)见习与实习:
教育见习与实习:教育见习安排在第7学期,共2周,计2学分;占总学分的1.2%。毕业教育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共6周;计8学分;占总学分的4.6%。
专业见习:安排在第7学期,共1周,计1学分,占总学分的0.6%。
(2)毕业论文:共12周,计8学分;占总学分的4.6%。
(3)社会实践与劳动:一般安排在假期中进行,共计2学分,占总学分的1.2%。。
(4)军训:2周,2学分,占总学分的1.2%。
(5)创新教育:根据学校有关规定计算学分。
六、科研训练(详见《科研训练计划》)
七、课程结构表(见附表1)
八、教学进程安排表(见附表2)
九、专业教学计划表(见附表3)
十、专业选修课程开课计划表(见附表4)
附表1: 历史学专业课程结构表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 | 学分 | % |
1 | 公共基础课程 | 771 | 27.3 | 33 | 19.1 |
2 | 专业基础课程 | 297 | 10.5 | 17 | 9.8 |
3 | 专业课程 | 798 | 28.3 | 45 | 26 |
4 | 教师教育课程 | 312 | 11 | 19 | 11 |
5 | 专业选修课程 | 504 | 17.8 | 28 | 16.2 |
6 | 公共选修课程 | 144 | 5.1 | 8 | 4.6 |
7 | 实践课程 | —— | —— | 23 | 13.3 |
总 计 | 2826 | 100 | 173 | 100 | |
实践课程学分+课堂实践教学学分﹦36.9 | 21.3 |
附表2: 历史学专业教学进程安排表
周次 学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入学、毕业教育, = 假期(不在校), ◇军训, :考试,
☆ 专业实习(含教育实习),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课程设计
附表3: 历史学专业教学计划表
课程 类型 | 课程 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 分 数 | 学时 | 开课学期及周学时分配 | 备注 | ||||||||
讲 授 | 实 践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
公共基础课程 | 07030110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2 | 28 | 8 | 2 | | | | | | | | |
070301103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3 | 54 | | | | 3 | | | | | | | |
070101101 | 大学语文 | 2 | 36 | | | 2 | | | | | | | | |
072101101 | 文科高等数学 | 2 | 36 | | | 2 | | | | | | | | |
074401101A | 体育(一) | 1 | 28 | | 2 | | | | | | | | | |
074401101B | 体育(二) | 1 | 36 | | | 2 | | | | | | | | |
074401101C | 体育(三) | 1 | 36 | | | | 2 | | | | | | | |
074401101D | 体育(四) | 1 | 36 | | | | | 2 | | | | | | |
074501101A | 大学英语(一) | 4 | 56 | 28 | 4+2 | | | | | | | | | |
074501101B | 大学英语(二) | 4 | 72 | 36 | | 4+2 | | | | | | | | |
074501101C | 大学英语(三) | 4 | 72 | 36 | | | 4+2 | | | | | | | |
074501101D | 大学英语(四) | 4 | 72 | 36 | | | | 4+2 | | | | | | |
074601101 | 计算机应用基础A | 3 | 45 | 45 | 6 | | | | | | | | | |
075001101 | 形势政策 | 1 | 18 | | | 1 | | | | | | | | |
075001102 | 军事理论 | 2 | 32 | | 2 | | | | | | | | | |
075001103 | 就业指导 | 2 | 16 | 8 | | | | | | | 2 | | | |
小计 | 33 | 673 | 196 | 18 | 13 | 11 | 8 | | | 2 | | | ||
专业基础课程 | 070211701 | 中国史学史 | 2 | 36 | | | | | | 2 | | | | |
070211702 | 西方史学史 | 2 | 36 | | | | | | 2 | | | | | |
070211703 | 历史文献学 | 2 | 36 | | | | 2 | | | | | | | |
070211704 | 考古学概论 | 2 | 36 | | | | 2 | | | | | | | |
070211705 | 历史地理学 | 2 | 36 | | | | | 2 | | | | | | |
070211706 | 人文地理学 | 2 | 36 | | | | | 2 | | | | | | |
070211707 | 史学概论 | 3 | 54 | | | | 3 | | | | | | | |
070211708 | 史学论文写作 | 2 | 18 | 18 | | | | | | 2 | | | | |
小计 | 17 | 288 | 18 | | | 7 | 4 | 4 | 2 | | | | ||
专业课程 | 070211801 | 中国古代史(一) | 5 | 90 | | | 5 | | | | | | | |
070211802 | 中国古代史(二) | 4 | 72 | | | | 4 | | | | | | | |
070211803 | 世界古代史(一) | 3 | 54 | | | 3 | | | | | | | | |
070211804 | 世界古代史(二) | 3 | 54 | | | | 3 | | | | | | | |
070211805 | 中国近代史 | 4 | 72 | | | | | 4 | | | | | | |
070211806 | 中国现代史 | 4 | 72 | | | | | | 4 | | | | | |
07021180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 4 | 72 | | | | | | | 4 | | | | |
070211808 | 世界近代史 | 5 | 90 | | | | | 5 | | | | | | |
070211809 | 世界现代史 | 4 | 72 | | | | | | 4 | | | | |
续附表3: 历史学专业教学计划表
课程 类型 | 课程 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 分 数 | 学时 | 开课学期及周学时分配 | 备注 | ||||||||
讲 授 | 实 践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
专业课程 | 070211810 | 世界当代史 | 4 | 72 | | | | | | | 4 | | | |
070211811 | 中国历史文选(一) | 3 | 42 | | 3 | | | | | | | | | |
070211812 | 中国历史文选(二) | 2 | 36 | | | 2 | | | | | | | | |
小计 | 45 | 798 | | 3 | 10 | 7 | 9 | 8 | 8 | | | | ||
教师教育课程 | 070101401 | 教师口语 | 2 | 24 | | 2 | | | | | | | | |
074601402 | 现代教育技术(文) | 4 | 36 | 36 | | | | | 4 | | | | | |
070901401 | 普通心理学 | 2 | 36 | | | 2 | | | | | | | | |
070901402 | 教育心理学 | 2 | 36 | | | | 2 | | | | | | | |
070901403 | 教育学 | 3 | 54 | | | | | 3 | | | | | | |
070901404 | 学校德育与班级管理 | 2 | 36 | | | | | | 2 | | | | | |
070901405 | 历史教学论 | 4 | 72 | | | | | | 4 | | | | | |
小计 | 19 | 294 | 36 | 2 | 2 | 2 | 3 | 10 | | | | | ||
选修课程 | 公共选修课 | 8 | 144 | | √ | √ | √ | √ | √ | √ | √ | | | |
专业选修课 | 28 | 504 | | | | | | 4 | 6 | 14 | 4 | | ||
小计 | 36 | 648 | | | | | | 4 | 6 | 14 | 4 | | ||
实践课程 | 070211601 | 毕业教育实习 | 8 | | 6周 | | | | | | | | √ | |
070211602 | 毕业论文 | 8 | | 12周 | | | | | | | √ | √ | | |
070211603 | 专业见习与教育见习 | 3 | | 3周 | | | | | | | √ | | | |
075001602 | 军训 | 2 | | 2周 | √ | | | | | | | | | |
075001601 | 社会实践与劳动 | 2 | | | | | | | | | | | 假期中进行 | |
小计 | 23 | | | | | | | | | | | | ||
总学时、总学分 | 173 | 2701 | 250 | 23 | 25 | 27 | 24 | 26 | 16 | 16 | 4 | | ||
2826 |
附表4: 历史学专业选修课程开课计划表
课程类型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数 | 学时数 | 开课学期 | |
选 修 课 程 | 中 国 古 代 史 系 列 | 070211301 | 先秦史 | 2 | 36 | 五 |
070211302 | 秦汉史 | 2 | 36 | 六 | ||
070211303 | 隋唐史 | 2 | 36 | 七 | ||
070211304 | 明清史 | 2 | 36 | 八 | ||
070211305 | 中国古代文化史 | 2 | 36 | 五 | ||
070211306 | 中国古代经济史 | 2 | 36 | 六 | ||
070211307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 2 | 36 | 八 | ||
070211308 |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部分) | 2 | 36 | 七 | ||
070211309 | 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 | 2 | 36 | 七 | ||
070211310 |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 | 2 | 36 | 七 | ||
070211311 | 道教史研究 | 2 | 36 | 八 | ||
中 国 近 现 代 史 系 列 | 070211312 | 中国近现代文化史 | 2 | 36 | 五 | |
070211313 |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 | 2 | 36 | 六 | ||
070211314 |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 2 | 36 | 八 | ||
070211315 | 中国近现代社会史 | 2 | 36 | 七 | ||
070211316 | 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 2 | 36 | 八 | ||
070211317 | 中国现代化研究 | 2 | 36 | 七 | ||
070211318 | 中国近现代文化交流 | 2 | 36 | 五 | ||
世 界 史 系 列 | 070211319 | 美国史 | 2 | 36 | 五 | |
070211320 | 英国史 | 2 | 36 | 六 | ||
070211321 | 日本史 | 2 | 36 | 七 | ||
070211322 | 中澳关系史 | 2 | 36 | 六 | ||
070211323 | 国际关系概论 | 2 | 36 | 六 | ||
070211324 | 近代国际关系 | 2 | 36 | 七 | ||
070211325 | 现当代国际关系 | 2 | 36 | 八 | ||
070211326 | 世界文化遗产(外国部分) | 2 | 36 | 七 | ||
070211327 | 外来宗教文化 | 2 | 36 | 五 | ||
070211328 | 专业外语 | 2 | 36 | 六 | ||
070211329 | 西方政治制度史 | 2 | 36 | 八 | ||
070211329 | 世界经济史 | 2 | 36 | 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