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德,男,汉族,1965年12月生,江苏兴化人,中共党员,历史学博士。现为江苏师范大学教授,江苏省重点学科世界史学科负责人,世界史专业硕士学位点导师组组长,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历史学专业负责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历任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院长、校科技处副处长兼社会科学处副处长,社会科学处处长,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社会兼职:江苏省世界史学会常务副会长,江苏省东南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世界中世纪史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哲法史学类研究生教指委委员等。
邮箱:zhangwde@jsnu.edu.cn
一、学习与工作经历
1.学习经历 1983年9月考入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1987年7月获学士学位,同年入贵州师范大学历史系,师从项英杰教授学习中亚史,1990年获武汉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同年9月到徐州师范学院历史系工作。1997年9月至1998年7月师从南京大学魏良弢教授进修西域史。1998年9月,师从南京大学刘迎胜教授攻读中外关系史方向博士学位,2001年6月获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2.工作经历
1990.09-1992.11 徐州师范学院历史系助教
1992.11-1998.07 徐州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师
1998.08-2004.07 徐州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2004.07- 江苏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2007.01-2013.01 江苏师范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兼社会科学处副处长
2013.01-2015.04 江苏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
2014.10-2023.04 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
二、科学研究
1.负责承担的科研项目
(1)《中亚苏非主义史》(96CZJ003)1996-2000,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结项证书号20013384,全国哲学社科规划办公室
(2)《明与中亚帖木儿王朝关系史研究》(04LSC023)2004.12-2006.12,江苏省十五哲学社科规划项目,结项证书号605,江苏省哲学社科规划办公室
(3)《近代中亚苏非教团研究》,2003.12-2006.12,江苏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3SJD730002)已结项,江苏省教育厅
(4)《明与西域贸易史研究》, 2007.12-2009.12,江苏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7SJD770005)已结项,江苏省教育厅
(5)《朝贡与入附:明代西域人来华研究》(08JA770032),2008.9-2012.12,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已结项
(6)《皇明四夷考》《四夷馆考》校注(1044),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项目, 2010-2013
(7)《苏联时期中亚伊斯兰教研究》(11BZJ021),2011-2014.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结项证书号20182078,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8)《中亚少数民族华侨华人融入与认同研究》(GQBY2013006),2013-2015,国务院侨办一般项目,已结项
(9)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中亚帖木儿王朝史及其波斯语文献整理与研究(2018VJX087)”,2018-2023,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10)《苏联时期无神论教育下伊斯兰教适应性发展研究》(18LSA001)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8-2023,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2.获奖情况
《中亚苏非主义史》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第八届优秀成果三等奖
《明与帖木儿王朝关系史研究》江苏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朝贡与入附:明代西域人来华研究》(证书号130115)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三、科研成果一览
(一)专著
1.《中亚苏非主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9月
2.《明与帖木儿关系史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10月。
3.《朝贡与入附:明代西域人来华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
(二)论文
1.《中亚库布拉维教团述论》,《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2.《中亚苏非渊源初探》,《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
3.《伊斯兰教中的“德尔维希”》,《阿拉伯世界》,1992年第3期。
4.《论伊利汗国的伊斯兰化》,《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1995年第6期。
5.《俄国扩张中亚时对伊斯兰教采取的策略初探》,《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
6.《关于中亚伊斯兰教史的分期》,《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7.《阿拉伯人与中国造纸术的西传》,《历史教学》,1994年第12期。
8.《论伊斯兰教对中亚帖木儿王朝的影响》,《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史(二)(宋辽金元明清)》1995年第8期;《宗教》1995年第4期。
9.《苏非派对近代中亚政治的影响》,《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10.《伊斯兰教中的“卡兰达尔”》 ,《中亚研究》,1998年第3-4期。
11.《伊斯兰教苏非派在北高的历史影响》,《当代中亚研究》,1999年。
12.《帖木儿对丝绸之路的经营及其影响》,《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后载中国史学会编《世纪之交的中国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13.《<慧超往五天竺国传>笺释》拾遗,《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后载蔡少卿、刘迎胜主编《中韩历史文化交流论文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
14.《<明史 ·西域传>撒马儿罕辨误》, 《西域研究》, 2000年第2期
15.《关于中亚伊斯兰教的复兴》,《俄罗斯研究》,2000年第1-2期
16.《明朝使臣傅安的西域之行》, 载《中外关系史研究新论》,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
17.《王宗载及其<四夷馆考>》,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年第3期。同时载《中外关系史研究新论》,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2000年。
18.《论金帐汗国的伊斯兰化》,《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同时载《甘肃民族研究》,2000年第2期。
19.《<明史 ·西域传>黑娄考》,《西域研究》, 2001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2001第4期。
20.《苏非主义在中亚:思想与历史》,《新疆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21.《苏非主义在中亚的早期发展》,《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22.《俄国征服中亚时期苏非派的反抗斗争》,《俄罗斯研究》,2001年第3期。
23.《中亚突厥人中的亚塞维教团》,《元史及民族史研究集刊》,2001年,第14辑。
24.《中亚苏非的早期思想与宗教实践》,《宗教》,2001年第2期。
25.《中亚帖木儿王朝的来华使臣》,《西域研究》, 2002年第2期。同时载《中外关系史论丛》(第八辑)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26.《明朝出使中亚帖木儿王朝的使臣》《元史及民族史研究集刊》,2002年,第15辑。
27.《明太祖时期对中亚帖木儿王朝的外交政策》,《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28.《明太宗至明孝宗时期对中亚帖木儿王朝的外交政策》,《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29.《入附明朝的撒马儿罕回回》,《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30.《从贡狮看帖木儿王朝与明朝的关系》,《西北民族论丛》,第2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31.《15世纪后期撒马儿罕使臣海路来华与明廷的反应》,《西域研究》2003年第4期
32.《<明史·西域传>失剌思考》,《伊朗学在中国论文集》第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33.《中亚帖木儿王朝与明朝之间的贡赐贸易》,《元史及民族史研究集刊》2003年第16辑
34.《周连宽先生校注本<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拾遗》,《西域研究》2004年第3期
35.《高师世界史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澳洲《汉声》杂志2003年第12期
36.《世界古代史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思考》,《高师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37.《明与中亚帖木儿帝国的礼仪往来》,《西域研究》,2005年第3期。
38.《明与中亚帖木儿王朝往来的语言问题》,《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第18辑,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年11月。
39.《论明与中亚帖木儿王朝的关系》,《历史档案》,2007年第1期
40.《明与西域的玉石贸易》,《西域研究》,2007年,第3期。同时载《中外关系史论丛》第11辑之《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全国学术讨论会入选论文)。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2007年第10期。
41.《明代西北丝绸之路上的“打剌罕”》,《历史教学》,2007年第8期。
42.《<中国回族金石录>人物研究二题》,载《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第19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2月。
43.《从<明实录>看中亚帖木儿王朝的政治制度》,《历史档案》,2009年第3期。
44.《论明代通事与西域贡使的关系》,《西域研究》,2009年第3期。
45.《从暹罗馆的设立看明朝后期与暹罗的文化交流》,《东南亚纵横》,2009年第11期。
46.《明朝西域使臣陈诚“累官右通政”?》,《西域研究》,2010年第2期。
47.《明代西域来华使臣的授职制度》,《丝瓷之路—古代中外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1辑
48.《明代西域朝贡贸易家族的兴衰--以写亦虎仙家族为例》,《学海》,2012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2012年第5期
49.《苏联时期中亚伊斯兰教研究述评》,《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年第6期。(张文德、王胜)
50.《明与西域通贡往来的特点及其成因》,《学海》2013年第2期
51.《明代士大夫眼中的回回形象》,《西域研究》2013年第3期
52.《明代西域来华使臣的违法与违禁》,《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53.《明代来华西域人的归附与明廷的安置》,载《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第26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5月
54.《明代天方国使臣来华考--兼议明人对天方国的认识》,《西域研究》2015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2016年第1期。
55.《哈萨克斯坦中国新移民探析》,《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张文德、刘力)
56.《列宁时期的中亚伊斯兰教政策及其影响》,《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张文德、王胜)
57.《使臣授职:明代西北丝绸之路上的羁縻政策》,《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2019年第1期。
58.《15世纪的中亚:陆上丝绸之路的最后辉煌》,上海博物馆编《15世纪的亚洲与景德镇瓷器》,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2月。
59.《中亚帖木儿王朝王权合法性的建构》,《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张文德、姜蔚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