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现代化视野下的英国与世界”学术论坛圆满召开

发布者:陈翠发布时间:2023-07-10浏览次数:110




  202371日至72日,现代化视野下的英国与世界术论坛于江苏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本届论坛由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办。来自南京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扬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南通大学江苏海洋大学,以江苏省社科院《江海学刊》编辑部和上海社科联《探索与争鸣》编辑部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应邀参与了此次会议。与会代表从现代化视野出发,探讨历史与现实问题,不断探索史学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方法

 

  论坛开幕式于7月1日上午召开,由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鞠长猛副院长主持,南京大学刘金源教授、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刘德州院长、邵政达教授分别致辞。随后,刘金源教授为本次论坛作主旨报告,他以“近代英国崛起的海权因素为主题,详细阐述了海权与大国崛起的关系,包括近代英国海权兴起的历程、海权在近代英国崛起中的作用及其启示。刘教授指出海权发展与大国崛起息息相关,强大的海权是大国崛起的必要条件,但无论是海权还是霸权,其根基都有赖于综合国力

   

 

论坛第一场学术报告由山东大学梁远副教授主持。南通大学傅益东副教授从炮弹休克症的成因出发,考察其相关概念争端与治疗分歧,分析其从各方面对整个英国社会和大众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他谈到战争摧残人的肉体,又在精神上给人巨大伤痛,炮弹休克作为一种新的病理症状,表明了现代战争对生命的双重伤害,那么人类应该如何应对此类战争创伤,值得深思。上海市社科联、《探索与争鸣》编辑杨义成关注当前学术热点“全球史”,从“全球思想史”转向的理论基础、中国全球思想史的研究路径与实践、价值审视与理论关怀等方面进行了精彩报告。南京大学博士生李20世纪初英国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探究英国对孕产妇健康问题的认识,以此揭示英国地方政府如何回应社会变革诉求制定孕产妇健康措施,丰富了对英国妇女史及医疗社会史的考察。南京大学博士生元鹏成探讨19世纪英国传染论与反传染论派之间的争端,从医学与社会互动关系中分析其辩论的实质与影响。南京大学博士生方志华全面考察19世纪英国商船海员群体,揭示了海员健康改革在英国海洋强国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扩展对英国海权史的认识。南京大学博士生申向洋将“霍乱”与宗教问题结合,探究英属印度国内朝圣与霍乱流行的关系,考察英帝国与殖民地管理问题。最后,扬州大学许志强教授、《江海学刊》编辑莫磊,结合以上各位汇报人的选题、学术史梳理、分析论述及语言表达等,给出专业指导意见。

   

  论坛第二场学术报告由西北工业大学王琳副教授主持。山东大学梁远副教授关注英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住房问题,梳理近代以来英国城市(乡)区域规划发展下的住房中心问题和解决手段变迁,并将其与中国的住房政策与城乡规划进行比较研究。江苏海洋大学倪念念老师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解读中国式现代化叙事语境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四重超越,以更好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特征、理论样态和战略实践。安徽大学王雪松老师以城市垃圾治理为主题,梳理19世纪英国垃圾治理的历史演变,从中窥探技术革新与环境卫生观念、城市治理手段之间的关系。清华大学博士生仇振武将全球知识与殖民科学结合,从全球视野出发,考察近代尤其是19世纪热带气旋知识的产生与传播,探求其与英帝国殖民扩张的关系,为研究帝国殖民史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视角。华中师范大学初庆东副教授对第二场每一位发言人的报告作了细致的分析和评述。浙江师范大学黄金宽老师也从研究视野、学界热点等多方面对几位发言人的论文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及修改建议。

 

论坛第三场学术报告由南通大学傅益东老师主持。浙江师范大学黄金宽老师结合其对非洲地区的实地考察,探究殖民时期英属东部非洲的水利工程建设,阐述水利工程建设对殖民地发展的影响。西北工业大学王琳副教授以现代民族主义为理论指导,基于1971年德意志民族国家建立的背景及方式,深入分析其在自身发展演变过程中所选择的“特殊道路”,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问题。南京大学博士生赵沁雨针对近年南海主权热点问题,探究英国与南海岛屿主权的历史联系,在国际法层面给予我国处理南海问题相关启示。南京大学博士生郑绍健以英帝国营销委员会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发展历程折射出的社会心理和历史趋势,分析这种“情感特惠制”在一战后英帝国统一市场构建中的影响。江苏师范大学硕士生施雨辰结合近代中国特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背景,阐述晚清至民国中英留学政策的演进、特征及影响。江苏师范大学张荣苏副教授和安徽大学王雪松老师从选题、研究价值、布局逻辑等对各位发言人的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同时对后续研究给予指导意见。

 

论坛第四场学术报告由江苏海洋大学倪念念老师主持。扬州大学许志强教授介绍了1819世纪英国民间诉讼协会的概况及其职能,也指出了其面临的诸多挑战。华中师范大学初庆东副教授全面探究了近代早期英国治安法官群体,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互动交往的视角,窥探此时英国国家治理状态。《江海学刊》编辑部莫磊老师则关注英国学界热点——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考察大萧条历史书写的流变,反思史学研究者的价值取向以及其对于历史书写的影响,扩展了学术视野。随后江苏师范大学硕士生陈欢生动讲解英国司法礼仪中法袍和假发的历史演变以及历史含义。江苏师范大学邵政达教授将历史学与法学两种研究视角结合,深入解析英国普通法令状制度的衰亡及其法律遗产。江苏师范大学宋严萍教授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及经历,对各位汇报人的选题范围、语言表达进行了细致讲解,并给出了进一步的修改建议。《探索与争鸣》编辑部杨义成老师从选题意义、文章结构等方面对各位发言人的报告进行精彩点评,并谈及此次论坛的亲身体会分享对于目前以及未来国内世界史研究的想法

      

闭幕式环节由江苏师范大学邵政达教授主持,南京大学刘金源教授为第六届“现代化视野下的英国与世界”学术论坛作总结致辞,分享自身的学术研究经验和感悟。下届论坛承办方山东大学梁远副教授做总结致辞,并向与会代表发起明年论坛相聚的邀请。论坛在掌声中圆满结束。